2021服贸会“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9月6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商道纵横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主办了“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论坛”。论坛围绕社会组织与企业如何加强合作推动碳中和碳达峰这个主题,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知名企业、社会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代表,从宏观政策、行业发展和企业实践等视角探讨社会组织与企业如何形成合力开展双碳目标下的行动。我会杜永胜理事长和刘家顺秘书长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国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
论坛由中国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主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黄浩明和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士分别做了开幕致辞。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黄浩明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促会名誉理事长黄浩明教授致辞表示,随着习近平主席“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实现双碳目标,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力量需要履行的义务;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家庭和社会成员,形成以政府为龙头的六位一体的运营机制。这其中,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尤为重要,这种合作应建立在信任,互补和共赢的基础之上。今天各方专家的探讨和真知灼见,有利于我们寻找政企合作的有效新模式。
对于实现双碳目标,黄浩明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转变观念,探索机制。在共同富裕的主体目标下、探索第三次分配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使得人人在社会发展中受益。第二,公众参与,共同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位公民都有社会责任参与到减碳排增碳汇之中,希望每一个公民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社区做起,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第三,社企合作,价值导向。社企合作中,需要倡导重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重,逐步转向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机制。最后,黄浩明呼吁人人参与减碳行动,加入增加碳汇行列,倡导社企共同参与,奔向共同富裕目标。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士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士随后表示,社会组织可以在推动“3060”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为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是由WRI和WBCSD共同开发的,WRI发挥智库的作用,对专业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企业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而WBCSD是具有较多企业成员的社会组织,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形成共性的方法论,与社会共享。商道纵横是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咨询公司。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商道纵横加入了由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发起的“2060年零碳企业行动倡议”,倡导企业建立一个时间表、推动一项创新和披露一份报告。目前,已经有东方证券、赛莱默(中国)等机构加入此倡议。同时,本次论坛也推出了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商道纵横编制的《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案例集》,我们希望等到明年我们再推出《案例集》时里面会有更多关于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的案例,探索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跨界合作的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迎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迎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政策解读”主题进行分享,她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把握其全局性、长期性和协同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因气候变化提出,但不仅仅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中,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生态保护的根本措施和总抓手。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技术+政策+资本”,企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可以采取以下行动:第一,提高认识和政治占位;第二,规避各类风险;第三,转型升级创新;第四,寻找新的商机;第五,加强信息披露;第六,建立和完善碳资产管理制度;第七,关注就业影响和公正转型。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杜永胜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杜永胜发表了“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生态系统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紧迫形势,表达了对国际社会各国必须立即开展行动、提高气候雄心的期盼,阐述了生态系统碳汇的多重效益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主张社会组织和企业坚持基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两条腿走路,对社会组织和企业如何开展合作提出了建议,希望企业和行业组织能够用好社会公益组织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双碳目标下国内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圆桌对话
在“双碳目标下国内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的圆桌对话环节中,由北京中创碳投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郭伟主持并与圆桌嘉宾展开讨论。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介绍了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所做出的努力。在大中华、大环境与大联合三大理念的支持下,开展了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积极参与国际民间环境交流、积极发挥团结与凝聚作用,引领社会公众与全国的环保组织做好公众参与工作,同时也努力在环保的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发展专业力量。她表示社会组织可以根据以下三点建议发挥好平台优势:第一,要做好功课,明确自身优势与企业合作的方向;第二,合作需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第三,要有服务的心态,以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环保技术研究所长李兴春远程连线,介绍了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12353”的总体实施思路,即“1”条主线: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线,落实国家战略,倒逼业务转型,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2”个增量:上游业务稳油增气,改善能源低碳生产结构;下游业务减油增化,实现高质量升级。“3”步跨越:第一阶段是2021至2025年清洁替代;第二阶段是2026至2035年战略接替;第三阶段是2036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绿色转型。“5”大融合:建立“油气热电氢”五大能源平台,打造清洁“中国石油”。“3”大转变:全面建设绿色企业,落实绿色产品与服务、绿色生产与工艺、绿色文化与责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安亚强在提及双碳目标背景下基金会的具体工作和战略时表示,2010年开始,基金会就将环境保护领域列为主要公益方向之一,10多年来,项目围绕“生态保护”、“碳中和”等累计与20家合作伙伴开展了36公益项目,捐赠 4.7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6.29亿元。安亚强同时感触说,10年以前,别说碳中和,提起“绿碳”(绿色低碳)这个词,大家可能都不是太清楚,说碳是黑的,怎么是绿色。但随着议题全球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各界的持续参与,社会已基本形成相关共识。
商道纵横副总经理郎华表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升级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但消费者常常会觉得可持续发展议题于个人利益难以结合。自2016年开始,商道纵横就与界面新闻共同推动可持续消费研究,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模式等。在过去五年,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市场上可持续消费产品流通有限、没有相关的标签以识别可持续产品等障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与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可持续消费存在的驱动因素与挑战,帮助更多的企业与机构推动绿色低碳消费。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
对话最后,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给与点评并表示,在“双碳”目标下社会组织与企业都可以发挥作用,尤其是社会组织,它能够成为公众与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更好地帮助公众理解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也使得企业更有动力采取实际行动助力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下国际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圆桌对话
第二轮对话由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作为主持,特邀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赛莱默中国智能决策销售团队销售总经理袁振斌、日产(中国)传播管理总部总监吴为人、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刘强以及野生救援(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就“双碳目标下国际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主题共同进行探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介绍了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工作:促进国家公园建设、减少煤炭消费、推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多元治理等。她表示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社会组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相互合作,其中包括推动企业信息披露与绿色供应链的合作。另一种是社会组织与企业在公益活动上的合作。
赛莱默中国智能决策销售团队销售总经理袁振斌远程接入,介绍了赛莱默中国在双碳目标下主要采取以下行动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一是赋能客户,帮助企业节能以及减少排放;第二是通过自身实践为“双减”做贡献;第三是赋能社区,与公益伙伴合作在农村引入先进水环境治理技术和产品,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帮助社区实现节能目标,让村民们享受“零负担”的美丽乡村生活。
日产(中国)传播管理总部总监吴为人表示,如何实现零排放是汽车行业近年需要实现的目标。他提出,汽车产品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用于生产运输,在全球占比超过10%;二是用于消费,在全球占比将近90%。为了达到消费与公益共存的双赢目标,需要企业从自身减排开始到学生教育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日产(中国)也已经开始行动,提出自身目标,即到2030年初把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新车都更换成电动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中国办公室项目主任刘强表示,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推动低碳发展可以考虑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加强沟通,形成对碳中和的科学理解和行业共识;第二,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企业设定低碳转型目标和施工图,真正将碳中和行动落到实处。
野生救援(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表示,野生救援是通过传播的方式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在过去十年气候传播工作中,她认为气候传播工作中仍存在公众认知缺口,公众不理解自身行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知与行为改变的差距,有相关认知但不知道如何行动;以及领域内有待探索的各方协同效应,社会组织与企业如何协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低碳生活的选择等挑战。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对这一主题进行点评,他肯定了嘉宾从理念、观念和技术多个角度的充分探讨。从整个国家经济实践来看,“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下的能力建设,加强国内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多路径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在能力建设方面通过赋能为更多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倡导”圆桌对话
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主持的“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倡导”的圆桌对话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高新技术产业分会秘书长陈晶指出,中小企业是参与实现双碳目标的主体。作为综合类协会组织,需要采取以下行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第一,需要构建政、产、学、研、精共同协作,构建双碳目标实现的生态体系;第二是技术引进,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良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第三是产融对接,为发展技术提供资金保障;第四是技术评级体系的构建;第五要联合行业组织,共同制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第六是在法规政策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第七是倡导,通过社会各界的培训,普及碳中和相关概念。此外,她也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目标明确,各司其职,协作推进。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秘书助理,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祝远虹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非常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简单来看,可以通过减排和增汇的形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减排主要是通过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行业领域进行减少碳排放的工作;而增汇则是通过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方式进行“加法”的工作。他认为,减排是关键,而增汇是一种保障。如果单靠增汇,是不可能实现碳中和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建筑分会秘书长张时聪介绍表示,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升行业人员职业技能;第二,编制超低能耗建筑专用产品目录,助力高性能产品从小众走向主流;第三,以工程项目测评引导建筑设计,通过建立超低能耗建筑评价制度,对于建筑物是否满足相关指标要求进行评级,并向消费者进行公示;第四,建立行业年度交流机制与省市的交流推广。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张军涛长在对话环节表示,行业协会要积极配合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发挥技术专才和知识宣贯优势,围绕两个服务、一个引导、一个创新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第一是要服务于国家职能部门,摸清行业碳排放情况,为国家职能部门制定“双碳”政策提供有力支撑;第二是要服务于地方政府,做好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能源转变、产业调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个引导”即引导行业内企业摸清自身排放“家底”,预测节能潜力,提出技改措施,科学制定减排目标,为“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一个创新”指的是行业协会要对能耗项目建立评价体系,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低产能的落后项目,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项目,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董伟表示,我国是全球电器电子产品制造大国,市场保有量逐年上升。将电器电子产品进行碳披露,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来,引导社会形成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模式和消费模式,有助于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他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对于如何参与低碳发展并没有清晰的路径,以碳标签体系推进民众有效参与我国双碳目标实现,通过碳标签评价机制,在产品上显示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及低碳值,帮助公众了解到产品低碳水平,推动公众选择低碳产品,践行低碳消费,也有助于降低人均碳排放。
此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也表示,消费品本身也承担着价值传递,需要帮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到产品在性能之上的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双碳目标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足迹评价工作,以产品为载体有效传递气候变化价值,已经推动了国内品牌清晰标明服装碳足迹。
国家气候中心副任巢清尘
随后,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进行点评,她指出这次圆桌的嘉宾来自五大重要行业,他们介绍了极具代表性的低碳实践经验。巢清尘分享了以下三点感受:第一,不断增加的气候风险,让各个行业感受到了双碳目标实现的紧迫性。第二,行业是碳中和最重要的主力军。第三,在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中,技术创新与合作是最重要的手段。碳中和并不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多行业协同合作。期待今天参会的行业能够在未来提供更好的示范案例。本次论坛征集了十多个社会组织与企业的案例形成了《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案例集》,这些案例对尚不清晰怎么迈向碳中和之路的机构而言是很好的参考。行业协会具有独特的优势,期待在引导各行各业走向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提供更多支持,比如组织培训、搭建平台、建立标准规范、梳理技术清单等。
最后,参会嘉宾与来自社会各界的参会者就双碳目标下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进行自由探讨交流,为组织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思考,以高效的实际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发起双碳目标行动倡议
当日,三家主办方连同与会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发起了“打造创新引擎,促进绿色转型,共建零碳中国,争当双碳先锋”的双碳目标行动倡议。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民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宣读了双碳目标行动倡议三大内容:
推动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企业通力合作,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创新优势,合力打造双碳目标下的创新平台,分享和推动良好实践。
促进行业内外的跨界合作,促进未来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机构发挥自身优势,给行业和企业赋能,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和服务,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落地和开展,共建零碳中国,争当双碳先锋。
“双碳目标下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论坛”至此圆满落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组织与企业广泛参与并发挥自身优势,加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以跨界合作形成良性配合与互动,助力我国“十四五”规划与“3060”远景目标的实现,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